1.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入了持续发展的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50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分得时代开始了。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3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以规划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来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们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不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损害后代发展的需要为前提。保护环境,加强环境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协调世界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2.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概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高度自我约束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它是继推出ISO9000标准后对国际社会的又一贡献,它对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平断,给人类创造一个绿色世界具有巨大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最终目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ISO14000系列标准,就是为了在全球寻求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平衡点,规范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维持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ISO14001环境刮泥体系为生产或服务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因素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管理的框架。环境审核、生命周期分析、环境行为评价等当今世界污染预防最新技术成为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础,企业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找出关键性问题,建立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对产品设计、原材料、能源使用、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产品销售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就能合理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低生产成本,实现减污增效,确保社会责任的履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广大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对企业自身发展、对区域、对国家乃至对全球环境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现在,ISO14000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可以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满足政府法律要求,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ISO14000已经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总称,它同以往各国自定的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的技术标准等不同,是一个国际性标准,对全世界工业、商业、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它由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行为评价(EPE)、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管理(EM)、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EAPS)等7个部分组成。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我国于1997年4月1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已公布的五项国际标准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等同于国家标准GB/T24001、GB/T24004、GB/T24010、GB/T24011和GBT24012正式发布。这五个标准及其简介如下:1、ISO14001(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描述了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通过实施这个标准,使相关确信组织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2、ISO14004(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该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阐述,向组织提供了建立、改进或保持有效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工具和教科书。3、ISO14010(GB/T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该标准规定了环境审核的通用原则,包括了有关环境审核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任何组织、审核员和委托方为验证与帮助改进环境绩效而进行的环境审核活动都应满足本指南推荐的做法。4、ISO14011(GB/T24011--1996)该标准规定了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以判定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准则,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作用和职责,审核的步聚及审核报告的编制等内容。5. ISO14012(GB/T24012--1996)环境管理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的资格要求该标准提出了对环境审核员的审核组长的资格要求,适用于内部和外部审核员,包括对他们的教育、工作经历、培训、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保持能力和道德规范都作了规定。这一系列标准是ISO14001为核心,针对组织的产品、服务活动逐渐展开,形成全面、完整的评价方法。可以说,这一系列标准向各国及组织的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一整套实现科学管理体系,体现了市场条件下环境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4.ISO14000认证特点:1. 注重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2. 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3.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4.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5. 与ISO9000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 5.ISO14000认证带给企业的效益:1. 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2. 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3. 树立优秀企业形象4. 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5. 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6. 污染预防,环境保护7. 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8. 提高员工环保素质9.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10. 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续经营 6. 企业实施ISO14000标准的意义?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 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ISO14001是组织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开展认证的依据。 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组织的环境行为持续改进。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遵法、守法意识,促进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 促进组织提高建立自律机制,制定并实施以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措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高了一套同依法治理相辅相成的科学管理工具,为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ISO14000系列标准对环境污染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并重,从而能有力促进组织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保护地球上的不可在生和稀缺资源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ISO14000系列标准意在保护环境,但它并不排斥发展,它是建筑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上,贯彻这一标准,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统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有利于实现各国间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互认,有利 于消除技术和贸易壁垒。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涉及到组织的方方面面,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定促进和带动整个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由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7.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
8.关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须知:1、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必须承诺遵守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组织已按ISO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至少3~6个月,自体系运行后组织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无严重超标排放。
3、组织应按中心的要求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书,并提供认证必须的文件:
3.1 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审核所需信息的声明;
3.2 组织的基本情况,如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律地位、组织的性质、规模、主要产品及工艺流程、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责任人及其技术资源;
3.3 组织的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污染物分布图、地下管网图、“环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监测报告、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3.4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及所需的相关文件。
4、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申请、认证程序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图”、“环境管理体系监督评审、复评、范围变更程序图”。
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获证组织在三年有效期内应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在获证后半年进行一次,以后每年一次;三年有效期满时,如愿意继续保持证书,应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申请复评。
6、申请组织的权利:
6.1 与审核中心协商确定审核计划、审核组成员;
6.2 与审核组共同确认不符合报告并对审核报告提出意见;
6.3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认证宣传;
6.4 对中心认证活动、人员、认证结果提出申诉、投诉。
厦门ISO9001认证,是一个对所有企业都有普遍适用性的认证,核心是建立可以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厦门ISO9001认证是广大企业主的共识:建立起了体系认证,能够更好的管理公司,并且在投标和展现企业形象方面又有更大的优势,对于一些涉及出口商品的企业来说,是其出口、走向海外的重要一步,因为国外客户对企业有9001认证的要求。